《台北》南村小吃店
【聯合報/記者吳雨潔/報導】
|
南村小吃店 小凱悅
車水馬龍的台北信義區莊敬路上,50幾年前曾是製造武器彈藥的火藥庫——四四兵工廠,兵工廠宿舍中,平民技工多住南村,屋舍簡陃,即四四南村。
民國65年即在四四南村經營小吃的南村小吃店,經歷眷村拆遷,搬到離原眷村不遠的現址至今已有30多年歷史。來自山東的老闆娘李小姐說,因為從南村搬來,店名就叫南村;別名「小凱悅」則是過去開在凱悅飯店附近,客人求方便隨口取的,也就一直沿用。
對於店名,有種隨遇而安的眷村特質;對於食物,卻是十分講究。各式滷味分別使用7種不同滷鍋熬煮,無論是海帶或牛肉,都能兼具原味與老滷香味。家常卻回味無窮的「番茄炒蛋」,好吃的秘訣在於黑柿紅番茄需先熬煮至軟爛,入口餘韻悠長。
|
|
|
DATA
|
地址:台北市莊敬路423巷8弄14號
電話:02-2720-7388
營業時間:11:00~14:30、17:00~23:00
休息日:周日
刷卡:無,無加成
【2007/10/27 聯合報】
《台北》隆記菜館
![]() |
上海菜飯: 不同坊間將飯與菜末拌在一起。這裡的菜飯使用生米與青江菜燜煮到熟, 再淋上菜飯滷汁,每口飯都吃得到菜香。40元 |
【聯合報/記者吳雨潔/報導】
隆記菜館 傳統上海菜飯滑水
不是眷村出身的「隆記菜館」,民國42年將當年傳統的江浙菜從上海帶來台灣。因味道地道,加上靠近當時集會要地中山堂,讓「隆記菜館」成為許多外省軍人、眷村居民品嘗鄉愁的地方。
上海本幫菜總給人濃甜醬赤的印象,老闆朱寶玉說,該輕該重完全依照傳統的江浙菜,相較之下,大陸受到文革影響,許多傳統消失,但「隆記」從當初來台後便沒改變,師傅也沒換過,絕對是正統傳承菜。難怪店裡總可見到絡繹不絕的老鄉前來回味。
|
|
|
|
DATA
地址:台北市延平南路101巷1號
電話:02-2331-5078
營業時間:11:00~14:00、17:00~21:00
休息日:每月第三個周日
刷卡:無,加10%服務費
【2007/10/27 聯合報】
《台北》忠南飯館
【聯合報/記者吳雨潔/報導】
《台北》屏東任家涼麵
【聯合報/記者吳雨潔、吳淑君/報導】
四川涼麵香辣夠嗆
|
來自屏東勝利路眷村的「屏東任家涼麵」,民國48年,四川籍的眷村媽媽為分攤家計,選擇賣簡單方便、價格便宜的涼麵維生。當初小碗5毛、大碗1元的風味小吃,在兄妹相繼加入後,成了家族事業。
首先在台北開店的老闆任國全回憶起小時候,媽媽做生意,兄妹都要幫忙。現在承襲母親的手法,自己實地操作;剛開始因北部人不太接受南部外省口味,一天頂多賣2、30斤麵。後來將過去憑經驗調配醬汁的方式改成科學化配方,並適應北部濕冷天氣,把南部人偏愛的酸甜口感降低後,逐漸打開市場,現在每天最少賣上百斤。
|
|
DATA
地址:台北市新東街41之6號
電話:02-2749-4326
營業時間:07:00~15:00
休息日:周日
刷卡:無,無加成
忠南飯館 平實眷村菜滷牛肉蹄花
|
經營50年的忠南飯館,是許多眷村人最愛來憶當年的場所。第二代黃立平說,時代在變,但對許多客人來說,記憶中的味道無法更動,如果店裡裝潢或口味稍做調整,便有客人關切。當然,店裡的好生意也不受環境景氣影響,都沒變。
早期眷村生活以做工為主,需要吃飯才有力氣幹活,每個人都是5碗飯起跳。店裡準備在來米、蓬萊米、饅頭與綠豆稀飯4種選擇;黃立平說,在物資缺乏的當時,若丟掉賣不完的飯會被天打雷劈,因此把前天吃剩的飯,加綠豆煮成稀飯。而味道偏重的配菜需夠油、夠鹹,才能多吃點飯,養足精力。但現代人不吃那麼多飯了,店裡只準備在來米與蓬萊米兩種。
|
|
DATA
地址:台北市仁愛路三段88號
電話:02-2755-6177
營業時間:11:00~14:00(六日至14:30)、17:00~20:30
休息日:無
刷卡:無,無加成
【2007/10/27 聯合報】